黎平县:“三人二力”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
□ 王瑞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聚焦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思路,运用社会化、网络化方法,通过实践创新基地、联谊组织等形式,分类分众施策,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人员力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治引领“找准人”。通过成立黎平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黎平县网络人士联谊会等组织,选好会长、建强班子,组建党支部,安排党建指导员,强化党的领导。制定理事会议事规程、会员管理、财经管理等制度,优化代表人士队伍结构,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利用黎平会议纪念馆等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3次,共计150人次,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实地参观和专题培训,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发现培养“育新人”。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黎平县社会主义学校整体教育培训规划,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到社会主义学校培训教育1期,共计45人次,并推荐到上级社会主义学院学习5人次。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围绕旅游、农业、木材等重点产业打造黎平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5个,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构建参观、学习、交流平台,积极选育培养新的社会阶层群体性人才。
任务安排“用对人”。通过政治安排,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社会活动平台,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省州县人大、政协换届中,将政治素质高、作用发挥好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荐作为各级代表、委员的候选人预备人选。
激活行动“建设力”。搭建建言献策平台,邀请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加专题协商会、黎平县情通报会和考察调研等重要会议活动,就黎平县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等重要事项进行协商座谈,听取意见建议,2024年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9条。同时,积极引导组织及相关企业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及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活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文明实践等方面共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500万余元。
提升组织“凝聚力”。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黎平县委统战部、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等22个相关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定期分析研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协调解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安排有关工作事项。同时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联调联动机制,积极为他们在经营活动中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合法权益。
(转自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