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四重向度

红色旅游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设施,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注入了鲜活动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其“寓教于游、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旅游从业人员作为红色景区的重要形象载体,不仅承担着展示景区历史文化的职责,更是传播红色精神、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服务水平较高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将红色旅游景区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游客的基础保障。

一是要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各红色旅游景区可与高校历史系或旅游学院合作,共建红色旅游实训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定向培养旅游管理、导游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景区提供实训场地、实践项目和行业导师,高校负责课程开发、理论教学和学历认证;与红色旅游景区联合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在实训表现优异的学生,吸引优质生源投入红色旅游事业。

二是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对旅游从业人员中深入开展党性教育,通过开展党课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增强从业人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可建立 “党员学习积分制”,对参与党课、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并将积分结果与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有机衔接。

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定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讲解技能水平、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实施表彰奖励,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应通过创新传统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强化其吸引力,以满足游客现代化、多样化需求,以新颖的形式增强体验感,让游客在沉浸式游览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一是构建多元主题旅游线路。可围绕核心红色文化资源,设计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以遵义为例,可设计“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公园—苟坝会议会址—茅台镇”的旅游路线,将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地方特色相结合,让游客在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二是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应秉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理念,创新并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强化红色旅游的感染力。红色旅游景区可与当地设计机构或高校艺术学院合作,开发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打造 “功能型文创”,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文具、生活用品,如 “长征路线” 笔记本、“延安精神” 书签等,发行红色主题数字藏品,以适应现代传播趋势。

三是做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构建红色文化教育核心吸引力。融合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等多元要素,打造“红色+绿色生态游”“红色+文化体验游”“红色+乡村休闲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

三、强化红色旅游景区宣传策略

通过创新宣传手段、拓宽传播渠道,能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走进景区,使红色文化借助多元宣传载体,更加深入人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一是构建多平台宣推机制。要制定文旅宣传营销方案及执行方案,构建“媒旅融合发力、视音图文传播”的旅游宣传推广机制。以遵义市为例,可通过官方公众号,如“醉美遵义”“遵义市文化旅游局”等,结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如各地、各文博场馆文旅平台等,向受众宣传遵义红色文化。

二是优化融媒体传播格局。运用好新兴社交媒体平台,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以红色旅游景区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事迹为创作背景,推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色剧目、红色电视剧、红色歌曲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知名度。

四、构建精细化、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红色旅游区应根据游客特征进行科学分类,避免讲解内容出现“一刀切、一概而论”的问题。例如,可针对游客的差异性特征,从年龄结构、职业类型等维度进行细分,实施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按年龄因素进行细分。针对青少年游客群体,红色景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如组织主题团建、现场讲解、虚拟实景等。也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式教育项目和活动,如革命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讲述等,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针对中老年游客群体,景区应提供更加宁静、舒适的参观环境,同时加强导览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此外,景区应为老年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住宿和餐饮服务,并设立精细化的游览线路和导览服务。

二是按职业类型进行细分。针对团队型游客群体,景区可以提供定制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服务,如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团队拓展等。对于教育工作者游客群体,景区可为其提供更多学术性研究资料和研讨场所。针对学生群体,景区可组织如研学旅行、团队建设等学生团体活动,以及开设虚拟现实(VR)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等新型教育方式。针对自由行游客,景区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特色纪念品、互动体验项目等。

红色旅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强化宣传策略以及实施分类教育,能够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来,应深化理论研究,拓展实践路径,推动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夏婷婷

编辑:陈灵菊

校对:余仙仙

三审:audit3

终审: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