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村超”重启
□ 本报记者 缪富霞 杨文静
7月26日,以感恩之名,贵州“村超”即将重启。
当洪水退去,当淤泥清退,当曾经被淹没的球场再次包裹“新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超”将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
不同于过去的竞技、狂欢、快乐足球赛事,归来后的“村超”,将这场赛事定义为“感恩专场”,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对于当地群众而言,“村超”重启是希望和慰藉,也借机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表达感谢。激情的榕江、活力的榕江、团结的榕江,正一点一滴回来了!这背后,凝聚着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村超”焕新:
洪灾后的“中国速度”
6月24日至28日,五天时间内,“村超”场地两度遭遇洪水袭击,球场所在街道商铺全部被浸泡在水中。
随后,“村超”立即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重启之路。这,就是“村超”速度——
7月1日,被洪水侵袭后的“村超”球场,重新点亮灯光;
7月14日,球场8000平方米的草皮重新铺设完毕;
7月19日,球场内近千米的排水管网,完成清淤疏通,球场旁行道树灯带安装、灯饰焕新等工作也同步完成;
7月26日,在万众期待中,“村超”的哨声将再次响起……
从淹没到回归,不过一个月时间,“村超”速度,是万众一心、八方支援的结果。
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已接收来自省内外各企业、组织及个人的捐赠资金6893.6万元,物资221.8万件。
7个街区25个重点区域、170余个子项目……当洪水退去,榕江县城恢复重建工作形势严峻,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星夜驰援。贵州统筹省内其余八个市(州)的力量,“组团”帮扶榕江,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分班作业,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人力等纷纷向榕江汇聚,助力榕江重建跑出“加速度”。
“7月10日,我们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奔赴榕江,按图作战,确保每天按照计划推进工作。”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褚代彬介绍,接到驰援指令后,该州住建系统携717.32万元支援榕江,肩负起沿城路、民主路和沿河路2号的重建任务。
开挖沟渠、疏通排污管、拆除危房……驰援过程中,当地群众的需求被救援工作组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每日召开的“省州县联合调度会”上,救援队积极反映群众的需求,推动问题解决。
“自接到任务后,我们迅速组建团队、制定计划,全体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炎热等困难,日夜奋战在一线。”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蒲晟表示,除了按照要求负责榕江第四街区6条道路及周边恢复重建任务外,他们的队伍还主动承担了近100米路段的管网清淤和环境清理工作。
“嘭、嘭、嘭”“咚、咚、咚”,距离“村超”重启进入倒计时,行走在榕江的大街小巷,登高机、运输机等机械轰鸣,清淤、冲洗外立面、修整盖板,施工现场一派火热,来自各地的方言互相交织。大家正铆足干劲,按期完成任务,尽快让群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榕江。
感恩聚力:
比胜利更响亮的心声
“请您来踩一踩我们新铺的草皮,听一听震天的呐喊,看一看榕江人民脸上重绽的笑容!”近段时间,一份饱含深情的邀请函点燃网络,点燃无数人的心。“这信,看得我鼻子发酸。” “榕江加油!看到你们挺过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评论区里,暖流涌动。
“感恩雄起・贵州‘超’力量”,回归后的第一场赛事,比赛项目是足球,灵魂是感恩。榕江人民想把积攒太久的“谢谢”,大声说给“恩人”听。38.5万名榕江儿女,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
“榕江的老乡们,大家好!如果有愿意免费提供房间给救援队和志愿者住宿的,请与我联系,我好统一给他们安排对接。”7月23日,榕江县群众熊竹青在朋友圈连发三条消息,号召大家为即将开启的“村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随着“村超”重启的日子临近,她像陀螺一样不停转动。
当被问到:“这么没日没夜地奔波,觉得累吗?”
熊竹青说:“想想当时四面八方赶来帮助的人,这点累算啥?现在‘村超’要回来了,我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把远道而来的恩人安顿好。”
在这次的“村超”重启的赛场上,特别设置了“感恩队伍大巡游”环节。除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援建队外,还有厨师队、扫把队、三轮车队、后勤队等。
来自榕江县大利侗寨的乡亲们将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三轮车感恩方阵参与巡游。洪水来袭时,这个侗寨第一时间自发集结100多名有劳动力的村民,骑着自家的三轮车、摩托车,浩浩荡荡冲往县城。泥泞的路上,三轮车斗里溅起的泥浆,模糊了他们的脸,却挡不住他们急切的心。
当时在救灾现场,他们亲历了各地救援队拼尽全力的场景。“那些穿着湿衣服、累得直接躺草地就睡的人,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份感激,真的没法用话说清楚。”大利侗寨村民陈秀梅回忆道。
“以前村里组织去‘村超’,那是真开心,穿上我们漂亮的民族服饰,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多好。”陈秀梅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可这次再去‘村超’现场,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就想做点什么感谢人家。”
和熊竹青、陈秀梅一样,榕江群众正怀着沉甸甸的感恩之情,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患难见真情,赛场扬精神!榕江的感恩,想请您亲眼见证!”
共享团圆:
双向奔赴的约定
从榕江发出的邀请函,如同“归家”的信号,召唤着远方的“亲人”。
“去的时候我想带一些新疆的特产,不知带什么好,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日前,远在新疆的阿里木江·哈力克受邀参加“村超”,在线征集网友的意见。
虽然网友表示“什么特产都不用,带上家人朋友就好。”但阿里木江·哈力克最终还是决定精心挑选56个石榴来到贵州。“这代表我们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阿里木江·哈力克说。
此外,江西、河南等多支救援队纷纷在网上晒出收到的邀请函。“榕江老乡的情谊太暖心了,盛情难却,我们一定去。这次终于可以好好看看这座城了。”来自河南救援队的李强说。
重新出发的“村超”,诚意满满。不仅邀请了世界级球星罗伯特・巴乔、罗伯托・卡洛斯亲临现场助阵,钟镇涛、缪杰、阿幼朵、杨春念等艺人,也将倾情献唱,用歌声传递力量。
“听到‘村超’要重启,特别振奋。”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杨春念说,她去过很多次“村超”,但这次心情截然不同。
“这次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村超’曾带给我们那么多快乐和美好,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家被洪水冲毁了,现在大家又一起把它重建起来。这次回去,我也要以家乡人的身份,好好尽尽地主之谊。”杨春念说。
这次“村超”重启,杨春念一直在思考,唱什么歌好?最终选择了《风里雨里陪着你》《爱的阳光》《这世界爱着万物》三首歌曲。她想用歌声诉说,是风雨同舟的团结让我们渡过难关,是各方涌来的爱,将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光,照亮了前路,跨越了险阻。
当下,“村超”的赛场已焕然一新,新铺的草皮在阳光下泛着充满希望的绿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员,正陆续奔赴这场穿越风雨的约定。在这场双向奔赴里,装着沉甸甸的感恩、久别重逢的激动以及对崭新开始的无限期盼。
7月26日,“村超”现场,哨声再起。沸腾的赛场,将传递质朴和滚烫的心声——风雨过后,我们并肩而立,以感恩汇聚力量,以热爱点燃希望。崭新的榕江,崭新的“村超”,正张开怀抱,奔赴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团结、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未来。
当璀璨的烟花再次照亮“村超”球场的夜空,团结奋进在胜利的欢呼和温暖的拥抱中,也将更加生动,更加闪耀。
(转自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