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黔西南州册亨县:各族群众“心连心” 非遗传承“火”起来

夏至刚过,雨后的黔西南州册亨县空气格外清新。街边的芒果树郁郁葱葱,滴着水珠的青芒缀满枝头,散发着迷人的果香。

册亨县文化馆内,灯光璀璨,旋律悠扬,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一场民族歌舞剧《锦·蓝》正在上演。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用动人的舞姿和歌声演绎了生活在南北盘江的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共同编织最美同心圆的民族团结故事。讴歌了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团结奋斗精神赞歌。

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

“这场演出带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多彩的民族风情,让我对这片神秘的土地有了深入的了解,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魅力。”来自贵阳的游客张鹏程高兴地说。

册亨县历史文化悠久,居住着20余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成多元共融的民族风情。布依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1月,非遗项目《丰收龙》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获得表演项目二等奖。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29项、州级4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12人、州级129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册亨县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非遗传承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陆续推出《利悠热谐谐》《谷艺神袍》《音画布依》《榕朵》《纳秧花开》等民族歌舞剧,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拓宽传统艺术的展示空间,让非遗文化在时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册亨县通过民族文化活动,把非遗传承同各族群众精神需求相结合,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促进非遗传承融入校园、广场、群众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年来,册亨县共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120余场次,参加群众20余万人次。

“我们把丰富的非遗元素融入到文艺表演中,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让每一台戏都成为宣传非遗文化的生动载体,每一个节目都成为传播民族团结的好声音,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册亨县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韦启军说。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