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需于民治痛点——遵义市倾听民意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修复破损道路路面、更换破损窨井盖,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畅通;更新人行道护栏,保障行人通行安全……遵义市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市民群众对市政设施管护的意见,在找准群众需求点的基础上,坚持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分类实施基础设施维护管养和配套功能优化完善,着力打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6月19日,遵义市汇川区沈阳路的商户唐恩芬和往常一样整理着店里货品,谈到平坦整洁的道路,她深有感触:“我在这里开店好多年了,以前这条路路面坑坑洼洼,车子过往噪音也很大。现在路修好了,基本上没噪音了,做起生意更舒心。”
沈阳路是一条交通要道。历经多年使用,路面逐渐出现坑洼、裂缝、积水。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大修,沈阳南路、沈阳北路车行道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于4月启动,工期50天。6月初,全长2.16公里沈阳路改造工程结束恢复通车。
沈阳路改造是遵义市在市政设施管养工作上倾听民意,打造舒适宜居城市环境的缩影。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遵义市在市政设施管养工作上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今年1月以来,市、区市政管理养护部门收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馈意见260余条,领导信箱反馈意见10余条,今日头条、抖音等网络平台反馈意见50余条,城市管理“您说我听”等渠道收到反馈意见40余条。
针对反馈意见,遵义市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统筹调度,扎实推进市政道路车行道维修、重点路段交通标线补画、人行道青石板维修、提升城区窨井盖、安装城区隔离设施、立交桥修缮等工程。
红花岗区完成万里路、外环路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维修约6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约8000平方米;汇川区完成沈阳路、人民路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维修约11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1000多平方米;播州区完成云山路、和平大道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维修约4万平方米,维修、更换破损窨井盖300多处;新蒲新区完成虾新快线、东联二号线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维修约8万平方米,更换维修路灯3300多盏,平均亮灯率达99%……一组组变化的数据不仅是城市更新的脉动,更是市民满意度的提升。
既要抓好硬件的提升,也要做好日常维护。遵义市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日巡查、日报告、日维修,常态化巡查市政设施运行状况,及时组织修复损毁设施,保障市政设施功能完好,切实把各类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累计维修隔离护栏8000多米,人行道板安装1.3万平方米,修复路缘石1200多米,提升更换检查井、雨水篦子1300多套,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
此外,遵义市出台了系列关于市政设施维护的政策文件,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遵义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工作方案(试行)》,细化了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工作目标、养护内容、工作标准等,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机制;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遵义市城镇窨井盖安全管理九条措施》,加强了对城市窨井盖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建立城区涉路工程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了中心城区涉路工程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的统筹调度。
如今的遵义,道路越来越平整、设施越来越完善、街灯越来越明亮。遵义市各级市政管理养护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强市政设施巡查管护力度,健全闭环处置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同时,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收集市民对市政设施维护管养工作的投诉和意见建议,以更高水平的精细化管护,打造更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