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以“数”为脉重塑产业生态网——贵州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

在占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一面面墙的LED屏幕上,一串串数字滚动更新。在“银发经济”数据交易板块的首次亮灯,让这所数据交易枢纽成为行业焦点——贵州益智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智慧科技”)日前获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颁发的首张“银发经济”领域《数据商凭证》。

颁发首张“银发经济”数据商凭证,标志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生态机构“银发经济”市场板块向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领域迈出坚实一步,为全国智慧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探索打下基础。

我省在建和投运的全国重点数据中心有48个,智算占比超90%,国产化智算占比也超90%,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以“数”为脉,贵州正奋力织就覆盖“创新—转型—开放”的全域产业生态网。

创新驱动“大趋势”

今年3月,依托贵州政务服务全省“一张网”优势,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大数据局、贵州大数据集团基于DeepSeek大模型,启动了贵州政务服务网“贵人智办”AI助手测试。

“贵人智办”AI助手以智能答、精准导、互动办、实时查、无感评构建“问导办查评”闭环服务体系。通过构建知识库和小模型,“贵人智办”AI助手可解答全省5087个标准化事项,实现全省统一智能问答。

“贵人智办”AI助手的出现,是贵州持续加大在AI城市治理领域的投入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治理模式的缩影。

在数字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下,贵州持续完善数字政府核心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政府管理、民生服务领域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

2023年4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诞生了全国首笔个人数据合规流转交易——求职者的简历数据经加密脱敏,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加工为标准化产品,用工企业购买后,个人还能获得收益分成。

“数据不再是沉睡的矿藏,而是可持有、可流通的生产要素。”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说,这场B2B2C模式的创新,首次让个人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也为全国探索“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提供了样板。

转型升级“大动能”

每小时7200袋刺梨汁的灌装效率、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的“一物一码”溯源系统……在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山王果”)5G智慧工厂的智能数据看板上,跳动的数字、图表仿佛有了“生命”。在这里,一颗颗金黄的刺梨鲜果从清洗、杀菌、压榨到包装、打码、入库,均依靠自动化生产操作。

“5G智慧工厂基于5G基站、专网系统以及其他硬件设备,实现车间仪器仪表、AGV以及工控设备等要素的数据采集、上传,利用系统智能、全面的分析能力,完成对车间生产设备的透明化管理。”贵州山王果信息化团队负责人王海说。

一组对比数据跃然眼前——在5G技术的加持下,工厂产能提升5倍,人力成本直降40%,刺梨鲜果的年消耗量突破5万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产业升级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实体产业‘拥抱’数字化已成必然,我们将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以数字化赋能刺梨全产业链,重塑刺梨产业价值链,做贵州刺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样板。”贵州山王果董事长黄训才说。

在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科技”),透过公司工业化4.0大数据中心屏幕,瞬间就能“穿越”到厂区,近150条生产线情况一“幕”了然。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中安科技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制造功能,只需轻触设备,其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信息即刻在眼前展开,实现了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借助工业化4.0大数据中心,厂区运营成本降低了50%,产销对接效率提升30%。”中安科技厂长王传福说。

开放发展“大通道”

近年来,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抢抓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化机遇,以数字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截至2024年底,全省总算力规模达57Eflops,约占全国算力总规模的23%(全国算力总规模为246Eflops),完成算力交易额113.51亿元;建成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数据从贵阳传输到广州、深圳仅需10毫秒;开通了贵阳至深圳间弹性带宽通道,目前正在推进“东数西算”南部数据大通道建设。

推动算力资源从“数据仓库”变“智能车间”,向全国发放算力券,吸引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区企业落地开展算力业务,算力“狂流”正沿着“东数西算”的光纤光缆,从贵州的群山间奔涌而出。


编辑:侯天卫

二审:余仙仙

三审:朱江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