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四新”赋能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

□ 本报记者 董仕坤

贵阳市观山湖区委宣传部以“四新”工作模式全方位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三类深化”解码民族团结宣传新路径。在理论宣讲二人组、新时代大讲堂等理论宣讲中深化“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深入人心,覆盖各族群众近10万人次。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深化中华民族共有共享文化符号,让共有精神标识融入城市机理,绘就全域同心的文明画卷。在新闻宣传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内涵,以“报、网、端、视、微”五维矩阵联动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刊发民族团结相关报道1200余条,阅读量超2000万次,让民族团结之声传得更远、更响。

“三种结合”拓宽民族团结教育新维度。结合文明实践,用好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治风”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时代新风。结合模范培塑,深入挖掘、宣传“全国三八红旗手”杨朝群践行民族团结精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玛依拉·尼亚孜别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鲜活事迹,让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动力。结合融媒宣传,精心制作《青年观山湖》《生生不息》等作品,以镜头记录团结故事、用画面传递幸福图景,相关作品入围省市奖项。

“三个平台”激发民族团结实践新动能。搭建“民族团结+文化体验”的民族大联欢宣传教育平台,吸引近17万人次线下参与,线上传播量近14亿人次,各族群众在共赏共乐中系紧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搭建“民族团结+传统传承”的灯会庙市交融平台,超1000万人次在灯火璀璨中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民族团结+社区运动”的社区运动会共融平台,各族居民同场竞技,共话团结情谊。

“三项行动”开启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招募1000余名各族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志愿者,实施“青春矩阵”民族团结正能量网络传播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网络空间引发广泛共鸣。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四个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行动,推动共同体理念融入宣传思想、文明培育、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督查行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频共振、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转自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