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畅通 智慧赋能惠民生
□ 本报记者 王宇逍
“以前去大城市看病,路途远、花销大,还不一定能挂上专家号。现在好了,专家都到家门口来啦!”家住毕节市金沙县后山镇翁贡村的向国桃,自从被诊断为肾衰竭后,长期需要前往金沙县城、贵阳市或者遵义市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从2023年年初开始,他只需要在离家不远的医院就能完血液成透析治疗。
自2023年7月17日起,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以来,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毕节市医疗领域持续发力,为乌蒙山区的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资源“沉得下”
优质医疗惠民生
医疗帮扶的核心,在于让优质资源真正扎根基层。2024年9月,七星关区居民汪先生罹患重疾,家人原计划前往省外求医,却在偶然间得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有对口专家。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大专家,省时省力省钱就把病看好,全家人都很开心。”汪先生的女儿感慨道。手术总费用经报销后,自费部分不到1万元。
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后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在农工党中央的积极推动下,该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落户非省会城市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我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东部沿海先进的医疗技术平移到毕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浙江省人民医院派驻毕节医院副院长王佳峰介绍道。截至2025年6月,该院已引进255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完成全球首例1项,填补全国空白1项,开展西南地区首例医疗技术10项,全省首例16项,填补了大批区域医疗空白。
各民主党派发挥界别优势,打造特色帮扶品牌——
民革中央实施“博爱牵手·生命护航”行动,推动湘雅医院等机构长期结对帮扶毕节医院。
致公党贵州省委推进“致力黔行·医卫同兴”计划,促成天津中医药大学与七星关区签订合作协议。
台盟中央联合农工党推动毕节市中医医院建成9个国医大师和名医工作站,包括王新陆国医大师血浊研究工作室、吴敏名中医工作室毕节工作站等。
……
人才“留得住”
锻造本土硬队伍
“以前我们碰到疑难病例常常难以入手,现在有了导师远程指导和实地带教,诊疗水平明显提升。”毕节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江宙蔚从上海市名中医吴敏工作室学成归来。2023年以来,她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专业论文,参与编写医学专著,更将所学技术应用于临床,成功开设小儿抽动门诊。
据江宙蔚回忆,曾有一名6岁抽动症患儿,她采用中药辅以针刺疗法治疗,五个疗程后患儿上肢抖动症状明显改善,专注力大幅提高。目前该门诊已为数十名抽动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服务,获得良好反响。
江宙蔚的成长历程是统一战线“引育结合”人才战略的生动写照。2023年以来,全市通过帮扶柔性引进市外专家195名担任学科带头人;建立名医工作室等育才平台42个;217名中青年骨干师承名医,498名本土人才外出深造。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我们通过多形式、多领域的人才带动模式,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具有中医药思维、掌握中医药技能的优秀人才队伍。”毕节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台盟上海市委实施首批人才帮扶计划,为毕节市中医医院培训1名院领导及30名中层干部;上海中医药大学毕节中医药研究院为4名儿科医师提供新华医院专科培训机会。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通道已全面打开。该院院长张骏介绍:“我们首批129名进修人员赴浙江省人民医院学习,扎实推进‘传帮带’,致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
效能“用得好”
诊疗能力节节高
2024年8月16日,毕节市中医医院迎来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的重要节点。该院相关负责人感慨:“在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业务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这一成就背后是诊疗效能的全面提升。2023年,毕节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29个、市级138个;新增三级综合医院3家,全市三级医院达8家,增长率达60%;新增市级医疗新技术、新项目645个。
在大方县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帮扶带来的技术革新正在不断提升诊疗效率。重症医学科主任龙江超介绍:“2023年科室收治病人770名,较之前翻了一番,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该院在华西专家指导下建设完成5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在建,技术创新实现飞跃式发展。
智慧医疗赋能基层的实践在赫章县金银山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同心家园”更为醒目。中央统战部协调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此共建医疗帮扶示范点,配备5G移动查房车等智能设备,实现与华西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和联动查房。
在毕节市中医医院,科研能力提升与临床业务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该院已获得省市级8项科研项目立项或结题,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指导下,骨伤科团队完成4项省市课题;儿科团队参与抽动障碍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等前沿项目。
从“看病远”到“看得好”,从“找专家难”到“家门口就医”,统一战线的“地域+领域”帮扶正让乌蒙山区的健康之网越织越密,让“医路通”的幸福图景在毕节大地徐徐展开。
(转自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