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加强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级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班集体的文化特性,包括班集体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师生间、同学之间的精神纽带,是促进班级发展的精神催化剂,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班集体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文化,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承载着重要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育人功能。班级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优点,学生的学习习惯通常会受班级文化和周围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发展、班级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都十分重要。

创新功能。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班级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开放、包容、公平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踊跃地提出见解,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塑造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可概括为有形建设和无形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品格有着十分强大的塑造力。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风和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性格,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塑造功能。

凝聚功能。凝聚力是指一个班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对于班集体的认同和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现代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重视企业员工凝聚力的作用,这一点也适用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像是一条精神纽带,联结着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师生和学校,其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助于使学生更加认同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并愿意为班集体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协调功能。在班级发展中,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在学科学习上也呈现不同优势,班级文化的协调功能旨在利用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状况,通过协调让学生在班级中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协调功能还强调班集体各类关系的协调,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及时解决争议,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辐射功能。班级文化建设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助推学生、班级、学校的协同发展。良好的学校教育影响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助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家庭、校园、社会三维一体良性运转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具体情况来看,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短板:

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而在实际实施中,由于各方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特别对高中生来说,升学压力使他们不主动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精力专注于学习成绩,在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学生参与兴致不高,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师受到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工作重心主要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这一问题上,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一些高中班主任虽然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但仅停留在表面,将班级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班级环境布置等,而没有制定出适合学生和班级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挖掘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未深入思考和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更多深层次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单一。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些高中班主任并没有认清这个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只是将学生作为被动的一个群体,而忽视了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如果将班级文化建设等同于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认同,反而制约班级文化的建设。

家校联动效果不理想。一些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片面关心学生文化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让班级文化建设得不到良好的家校互动,进而形成学校、班主任唱独角戏的现状,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增强对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班主任应把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和高尚品格作为班级管理和建设的两大主题来抓,将班级文化建设付诸实际行动,特别是自身要树立自觉意识,同时要做好自身示范引领作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班集体同进步、共发展。

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就是要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在具体实践中改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更需要重视实践建设,班主任要随时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对其效果进行正确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方面要及时改进,使班级文化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家校合作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不只是学校、老师的工作,我们不能忽视家长这一社会资源。老师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双管齐下,才能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教师要十分重视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利用家长会或其他场合不断和家长交流,给家长讲解班级文化建设理念和思路,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学习之外的闪光点,正确认识孩子的发展状况,形成家校合力,共促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中学)



编辑:崔雅葶

校对:谭佳雪

二审:余仙仙

三审:朱    

作者: 蔡 毅

编辑:余仙仙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