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思政课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现途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师传承并践行教育家精神意义重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关键在于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师要自觉传承并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提升育人本领,创新教学范式,增强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其履行铸魂育人神圣使命,有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其自觉传承与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而多维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引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深化与筑牢。教育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师有效担当学生思想引路人角色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一,其蕴含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崇高道德情操,要求教师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率先垂范。这种鲜活的榜样力量,成为学生最直接、最感性的价值教科书,于无形中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其二,其倡导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育人智慧,赋能教师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认知特点。面对复杂的社会思潮,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性思考与价值辨别,在思辨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性认同,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驱动思政课程教学质效的系统性优化。教育家精神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的核心引擎。其一,“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驱动教师主动吸纳前沿教育理念与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情分析,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和工具,破除传统“填鸭式”桎梏,为课堂注入时代活力,推动思政教育从“知”向“信”与“行”跃升。其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促使教师始终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营造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这有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从单纯的“教过了”向更高层次的“教会了”“教好了”的实质性转变,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夯实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地位。

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持续精进。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思政课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提升育人本领的内在需求与必由之路。其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为教师提供了崇高的价值引领与持久的精神动力,使其深刻理解思政教育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关联,生发强烈的使命担当。其二,在“成人”亦“成己”的辩证教育实践观指引下,思政课教师将专业发展视为终身追求,深研思政教育规律与青年成长规律,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与育人艺术。通过持续精进,教师得以不断提升核心素养,为青年提供更具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的高质量教育,在有效“成人”中实现更高境界的“成己”。

思政课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深耕课堂教学场域,创新育人范式。思政课教师须将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的范式转型。首先,精准化教学设计。思政课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系统分析学情差异,如认知水平、兴趣偏好、思维特质等,构建分层分类教学体系。其次,智慧化方法革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政教育内容深度融合。例如运用VR、AR、MR技术重构历史场景,强化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依托大数据学情平台实施动态诊断,精准定位认知盲区;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拓展教学时空,提升教学时效性与覆盖面。

强化师德师风内核,彰显“大先生”风范。教师须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标尺,实现师德修养从规范遵守到精神自觉的升华。首先,深化师德认知自觉。系统整合师道优良传统与新时代教师职业准则,通过经典研读、案例研讨实现传统师德的创造性转化。定期开展“教育家精神与师德践行”专题研修,强化对“经师”“人师”统一体的理论自觉。其次,完善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多元评价矩阵(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反馈、家长参与),依托师德档案实施动态监测;设立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红线,通过预警约谈、典型表彰等制度设计。

聚焦教研协同创新,构建学术共同体。思政课教师应积极践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实现从经验型教学向学术型教育转型。首先,强化问题导向意识。紧扣思政教育前沿议题,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学生认知图谱绘制等手段,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协同等创新路径。其次,拓展跨界合作交流。深度参与跨校际、跨学科教研联盟,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深度教研;联合社科机构开展社会调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

思政课教师传承与践行教育家精神,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强化师德修养、积极投身教育研究与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思政课教师能够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担当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总之,全体思政课教师应当持之以恒、不断奋进,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书写思政教育的精彩篇章。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