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精神的核心要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美德,能够彰显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品格,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同时,勤俭节约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新时代新征程,深刻把握勤俭节约精神的核心要义,能够为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提供精神支撑。
一、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德之道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党员干部在生活中保持清正廉明、艰苦朴素,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戒、克己奉公,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群体精神面貌的重要表现。革命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卓绝,物质财富极度匮乏,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劳朴素,以惜物谨身的态度和修养永葆政治本色,其中包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坚守廉政原则等精神品格,这些品德特质磨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抵御诱惑、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强调艰苦奋斗、自我约束、务实创新、为人民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勤俭节约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反映,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富有实践伟力的精神武器。
另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心中有戒不妄为”的自警自励。心中有戒,意味着党员干部应该戒私、戒奢、戒贪、戒懒等,筑牢思想防线,防止各种诱惑腐蚀个人思想。党员干部要注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聚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党员干部要坚守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廉洁自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才能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牢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深刻道理,始终以公、实、廉、俭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杜绝奢华享受。反之,心怀萎靡之气,则会逐渐侵蚀人们的灵魂,削弱工作动力和奋斗目标,缺乏勤俭节约精神就会丧失工作的信心和锐气,进而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志气和骨气。
二、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持家之道
“家人皆节俭,则一家齐。”家风家规,作为家庭内部特有的文化与制度,它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塑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勤俭节约精神内蕴清白传家、规矩护家的家庭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持家的思想方略。
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蕴含着清白传家的伦理要求。应当公私分明,严格教育管理家庭成员,引导子女正直为人、勤俭持家,脚踏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在生活上以勤为美,坚持把好家门、守好后院,常吹家庭“节约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管好家庭“清白”账。时至今日,勤俭节约的家庭习惯往往更具抗风险能力,不仅能够保证家庭在物质上合理利用资源,更能够维系家庭感情,塑造坚韧、质朴的精神品格。
另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蕴含着规矩护家的行为规范。勤俭节约作为一种家庭规矩,约束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交往中勤奋劳动、厉行节约的观念和态度,能够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反省自身行为。中国共产党人以高标准要求自身,培养了家庭成员崇尚节俭、团结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因而,树立勤俭节约规矩是家庭兴旺的重要因素,也是把稳家庭“幸福舵”的关键所在。
三、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历经考验而初心不改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人皆节俭,则一国安。”勤俭节约精神在国家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勤俭节约精神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历经考验而初心不改的关键因素之一,原因在于勤俭节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了民生福祉。
一方面,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把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重勤俭节约、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体现,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同甘共苦,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在国际力量的对比下,在国内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党始终秉持着勤俭节约精神,及时思考社会面存在的作风问题、奢侈浪费问题,坚持在最大程度上将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
另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旨在共建生态良好、节约集约的地球家园。勤俭节约意味着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避免奢侈和浪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勤俭节约精神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与循环经济模式,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削弱国家的竞争力,为确保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勤俭节约必然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有益举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将勤俭节约精神融入时代血脉,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亿万家庭的生活准则、国家治理的长远之策,才能凝聚起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新征程上弘扬勤俭节约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HSMY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