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引入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

一、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价值

有助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强化。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是培养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宝贵资源。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引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信仰的决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坚定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在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勇抵抗外敌入侵,到解放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每一段历史都镌刻着深沉的爱国情怀,诠释着中华民族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进而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

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革命先辈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对红色历史场景进行还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更直观地体验长征的艰辛,深刻领悟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第二,高校可积极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红色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增强学习的直观性与体验感。第三,高校要鼓励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第四,教师可积极构建线上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平台,整合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完善教学内容。教师需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既要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也要挖掘普通革命群众的感人事迹,并深入分析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有机结合,在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同时,依据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系统规划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力量,高校要通过多个维度的措施强化教师能力建设:首先,在理论素养提升方面,高校可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红色文化专题培训、学术研讨,并安排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活动,助力教师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脉络、价值内涵与时代意蕴,筑牢理论根基。其次,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上,高校可系统开展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依托教学观摩、竞赛评比、集体备课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经验共享与教学创新。最后,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创新路径,推动特色思政课堂建设,实现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为切实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高校需从协同共建与科学评价两方面构建坚实的保障体系。首先,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红色教育基地、文化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起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并协同举办红色文化展览、主题讲座等实践活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合力,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其次,高校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掌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定期对红色资源教学应用成效进行准确评估,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配置情况,持续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精准度与实效性,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最大的育人效能。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育人的 “鲜活教材”,以其特有的历史叙事和精神内核,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唯有持续深耕资源开发、创新融合路径、完善保障机制,将其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方能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也是培育更多心怀信仰、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陈灵菊

二审:余仙仙

三审:朱江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