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既能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又能以本土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助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然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教学内容系统性不足、课程设置融合度不高、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薄弱等问题,导致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果受限。对此,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目标。
一、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如: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独立自主地解决自身重大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和制定路线,民主团结地形成领导集体,坚定信念地继续革命斗争。红色文化还包括众多承载革命历史记忆的遗迹和纪念场所,例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陵园等。这些遗迹和场馆,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承革命精神的载体。对于高中生而言,深入学习和理解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和方法,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引入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如何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解决自身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可以利用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例如四渡赤水的战略智慧、娄山关大捷的英勇无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此外,还可以结合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教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氛围,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感悟,提升学习效果。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红色文化内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红色文化内容的比重。可以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也可以将红色文化内容融入其他相关课程,例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可以加入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和研究红色文化,掌握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学校方面,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和发展平台,支持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创编文艺作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或班会课,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主题座谈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以唱红歌、演红剧、编排红色舞蹈等形式,创作和演绎红色文艺作品,在校园内营造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氛围。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例如前往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走访老红军、收集红色故事等方式,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编文艺作品和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多种路径与方法,不仅能够丰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使命感,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高中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陈灵菊
二审:余仙仙
三审:朱江
作者:旷光彪 陈 慧
编辑:侯天卫
校对:余仙仙
三审:朱江